《上枢密韩太尉书》教学设计2023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韩寒 语文课 《上枢密韩太尉书》教学设计2023

《上枢密韩太尉书》教学设计2023

2024-07-02 11:00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资源简介

《上枢密韩太尉书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、了解《上枢密韩太尉书》与通常求见信的相同之处以及“注意在此,而立言在彼”的语言艺术。2、分析《上枢密韩太尉书》行文构思的精妙之处,理解所用手法与书信目的巧妙相切的独到之处。3、分析文章“文者气之所形”、“气可以养而致”等主要观点,领会“养气”与“为文”关系的内涵。4、积累文言实词"形、致、称、溢、广、冠、志、壮"等,掌握虚词"以,而"的作用。教学重点1、理解文中谈及的诸如“养气”、“为文”、“慕贤”等内容。2、背诵默写文章并掌握积累文言知识。3、学习作者少年立志和他的批判精神。教学难点1、理解文章“文者气之所形”、“气可以养而致”等主要观点,领会“养气”与“为文”关系的内涵。2、作者此文为干谒处处自荐,既要表现出自己对巨公硕卿的景仰,又要不卑不亢、袒露自己的胸襟、豪气,其分寸进退的把握确实是非常不易的,讲解讨论时须注意于此。学习提示《上枢密韩太尉书》是苏辙中了进士之后,为求见宋代名臣韩琦所写的一封信。但作者既没有直截了当地向欲拜见之人提出自己的企盼,也没有一步到位地和欲拜见之人进行情感的交流。独具匠心地从自己作文的感悟谈起,并在由文及学、由学及人的相关论述和表白中,一步步地把内容引向写信目的的核心,这明显有别于一般干谒文章的写法。因此,教学本文可采用平直的结构分析法,同时,根据全文“平中见奇、曲直相生”的特点,将思路探寻法、主旨把脉法融入其中。对文中与学生作文实际有比较直接关联的段落,也可采用段落品读法。一、导入新课公元1056年,苏轼、苏辙兄弟随父亲去京师,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。第二年,年仅十九岁的苏辙就和他的哥哥苏轼高中进士,“三苏”之名遂享誉天下。苏辙兄弟二人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,熟读经史,胸怀壮志,渴望为国建功立业。这篇《上枢密韩太尉书》,就是苏辙中了进士之后,为求见宋代名臣韩琦所写的一封信。韩琦于仁宗嘉祐元年官拜枢密史,掌管全国军权,所以苏辙在信中称他为“枢密”。而秦汉时期的太尉与宋代的枢密相似,因此作者又以古称“太尉”称呼韩琦,是想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。二、作者介绍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三、背景介绍公元1056年,苏轼、苏辙兄弟随父亲去京师,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。第二年,苏轼、苏辙兄弟高中进士,“三苏”之名遂享誉天下。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,这就是《上枢密韩太尉书》。苏辙想通过这封信来打动韩琦,从而得到他的接见和赏识。 四、知识支架干 谒 诗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,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。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,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,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,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,以求引荐 。代表作有孟浩然的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。唐人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,一方面,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,因而言词颇多限制,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,另一方面,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、或为社会贤达,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,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。行卷其实就是一种干谒行为,行卷之诗,从宽泛的意义上说,都可以视为干谒诗。干谒诗作为唐代诗歌中较为可观的客观存在,往往因其内容单调、多乞怜语而为人所轻。但是,干谒诗中体现出来的文人干谒心态对研究诗人、诗歌的意义以及干谒诗的写作技巧却是不容忽视的 。五、整体感知本文是苏辙中进士后写给当时枢密使韩琦的信,目的是求得这位北宋名臣的接见。向如此显赫的大人物上书,既要表达仰慕之情,又要不卑不亢,确非易事。但是才华横溢的十九岁年轻学子苏辙,却能因难见巧,写得恰到好处,因之被后人奉为“绝妙奇文”。文章开门见山,一起始就作自我介绍,“生而好文”,而且是“思之至深”,充满了自信。由此而提出了创作的指导原则:“为文必须养气。”先以孟子的言论及其文章作证,再以史学家司马迁遍览名山大川及其文章补充,从而得出结论,只要“气充乎其中”,就自然会“见乎其文”。这里的“气”与“文”之说,虽沿袭古人之言,已是作者会心之谈。而作者开篇如此立论,并非是在自我吹嘘、显示高见,却原来是要以此为标准,来检验己之不足。因之文章随即转入个人经历,一一道来。先说往日之事,继言离蜀赴京,不虚此行。到第三段,文章才进入本意。首先颂扬韩琦出将入相、治国安邦的巨大功绩;随之反缴上文,再申经历,以明其志。又特意将拜见韩公的这一心愿,奠立在“学”的基础上,尽情抒发自己渴望拜见的激切之情。文中写对方,又皆实有之事,为世人所共认,故虽颂而无阿腴之嫌;写求见却能写得恳切动人,又立足于“学”,亦无攀附之意。末尾再作诉说,以明心迹。声称这次来京,并不是“有求于升斗之禄”,而是为了在今后能“益治其文,且学为政”,以俟他日有成。目光远大,绝非急功近利之徒,说得何等通达。最后仍归结到“文”上,以与开篇“养气”之说相应。通篇以论文述志的姿态出现,笔调疏荡,情致洒然,行文顾盼自喜,英豪勃勃,令人倾服。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。  第一部分(第1段):提出了自己的写作观点。  第二部分(第2段):写自己的游历过程。第三部分(第3、4段):点明了求见韩琦的目的。六、题解枢密韩太尉指韩琦。韩琦(1006—1075),字稚圭,相州安阳人。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御西夏有功,被任为枢密副使。后自请为扬州、并州等知州。喜祐年间重入政府,擢升为枢密使、宰相,主持全国军政,历任三朝。他反对王安石变法,与司马光等同为保守派道首领。封魏国公,蓍有>。七、文本研读第一部分(第1段):提出了自己的写作观点。①太尉执事:辙生好为文,思之至深。以为文者气之所形,然文不可以学而能,气可以养而致。孟子曰:“吾善养吾浩然之气。”今观其文章,宽厚宏博,充乎天地之间,称(chèn)其气之小大。太史公行天下,周览四海名山大川,与燕、赵间豪俊交游,故其文疏荡,颇有奇气。此二子者,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?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,动乎其言而见(xiàn)乎其文,而不自知也。注释  执事:对对方的敬称。生:通“性”。为:动词,写。文者气之所形。然文不可以学而能,气可以养而致:文章是由气形成的,然而文章不能靠学来达到好,气质却可以靠加强修养得到它。养:培养。浩然之气:正大刚直的气质。宽厚宏博:宽大厚重宏伟博大。称:相称,符合。周览:饱览。疏荡:洒脱而不拘束。颇:很。奇气:奇特的气概。岂尝:难道,曾经。气充乎其中:精神气质充满在他们的胸中。而溢乎其貌:洋溢在他们的外表。动乎其言:反映在他们的言辞里。而见乎其文:表现在他们的文章中。见:同 “现”。译文:太尉执事:苏辙生性喜好写文章,对此想得很深。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,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,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。孟子说:“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。”现在看他的文章,宽大厚重宏伟博大,充塞于天地之间,同他气的大小相衬。司马迁走遍天下,广览四海名山大川,与燕、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游,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,颇有奇伟之气。这两个人,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?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,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,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。文本解读:首段起笔即明示了自己有关为文的观点:“以为文者气之所形,然文不可以学而能,气可以养而致。”紧接着就以孟子之言和太史公之行来加以证明,突出强调了“气”的影响和地位。由“文者气之所形”到“气可以养而致”,苏辙所阐述的文气与养气的关系,既秉承了前人的说法,又融入了自我的认知。“气可以养而致”与孟子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”是一致的,但孟子并没有直接论述气与言的关系。所以,苏辙在引孟子的话以后又特别加以说明:“今观其文章,宽厚宏博,充乎天地之间,称其气之小大。”表明了自己对孟子养气方法的赞同,认为理直才气壮,气壮则言畅,凸显了“气”对作文的重要性。接下来,作者又以太史公“周览四海名山大川,与燕、赵间豪俊交游,故其文疏荡,颇有奇气”为证,说明个人的阅历和见识对作文的重要性。强调加强主观道德修养和丰富自身阅历同为“养气”之法,苏辙较前人是大大地前进了一步。“文不可以学而能”,要想写出好文章,只有“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,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”。结合下文的延伸阐述不难看出,在加强主观道德修养和丰富自身阅历两方面,作者更看重的是后者,并以一个“见”字串联起后三段,反复表述阅历、见识与为文、为学、为人的必然联系。文本探究:1、在文章第一段中,作者提出了关于文章写作的一个什么观点 如何证明他的观点?明确:作者提出观点是"文不能以学而能,气可以养而致"。认为不培养自己的气质、修养,单去学习写文章,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,而一个人的气质、修养又是靠学习、培养而获得的。之后,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,然后举孟子,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。孟子通过内修养,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,殊途同归,都取得很高成就。文中的气,可以理解为人的胸襟气度,学问阅历,见识情趣等。苏辙认为死守经卷,刻意学习写作技法,绝对写不出好文章,道德道德养气。2.文章第一段引用孟子的话,并举了太史公的事例,是想说明什么问题 明确:这里以孟子和司马迁作为养气为文的典范,指出“养气”有两个方面的途径,一是加强内在修养,二是增广外在阅历。 第二部分(第2段):写自己的游历过程。②辙生十有(yòu)九年矣。其居家所与游者,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;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,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;百氏之书,虽无所不读,然皆古人之陈迹,不足以激发其志气。恐遂汩没(gǔ mò),故决然舍去,求天下奇闻壮观,以知天地之广大。过秦、汉之故都,恣观终南、嵩(sōng)、华(huà)之高,北顾黄河之奔流,慨然想见古之豪杰。至京师,仰观天子宫阙之壮,与仓廪、府库、城池、苑囿(yòu)之富且大也,而后知天下之巨丽。见翰林欧阳公,听其议论之宏辩,观其容貌之秀伟,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,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。太尉以才略冠天下,天下之所恃以无忧,四夷之所惮(dàn)以不敢发,入则周公、召(shào)公,出则方叔、召(shào)虎。而辙也未之见焉。注释:有:通假字,同“又”。游:交往。乡党:乡里。自广:扩大自己的视野。陈迹:陈旧的东西。以:用来。其:我。治:研习。遂汩没:因而埋没。决然舍去:毅然离开。求:探求。奇闻壮观:奇异的事物和宏伟的景象。广大:广阔。恣观:尽情观赏。高:高峻。顾:看到。奔流:奔腾流泻。慨然想见:感慨的想到。仰观:瞻仰。仓廪:粮仓。苑囿:猎苑。富:富丽。大:广大。巨丽:极其美好。宏辩:宏伟善辩。秀伟:秀美魁梧。聚:聚集。以才略冠天下,天下之所恃以无忧:凭借才能谋略天下第一全国人依靠他可以无忧无虑。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:四方夷人害怕你才不敢作乱。而:可是。译文:苏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。我住在家里时,所交往的,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。所看到的,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,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。诸子百家的书,虽然无所不读,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,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。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,所以断然离开家乡,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,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。我经过秦朝、汉朝的故都,尽情观览终南山、嵩山、华山的高峻,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,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。到了京城,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,以及粮仓、府库、城池、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,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。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,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,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,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,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。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,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,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,在朝廷之内像周公、召公一样辅君有方,领兵出征像方叔、召虎一样御敌立功。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。文本解读:第二段以亲见、亲历为证,从三个方面强调了丰富自身阅历的重要。一是:年仅十九的“我”所与交游的只是“邻里乡党之人”,范围也太窄了;所见虽有“数百里”却没有“高山大野”的家乡,空间也太小了;诸子百家之书就算是读遍了,也未免太旧了,根本“不足以激发其志气”。二是: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,断然离开家乡,游览了“秦、汉之故都”,纵情观赏了 “终南(山)、嵩(山)、华(山)” 的巍峨,向北遥望“黄河之奔流”时,禁不住感慨万千“想见古之豪杰”。三是:到了京城,“宫阙之壮”和“仓廪、府库、城池、苑囿”之“巨丽”,都令人仰望。尤其是见到了文坛领袖欧阳修,听他宏伟的议论,观他秀伟的容貌,与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,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。行文至此,看似与求见韩太尉毫无关系,但已成功地将话题由“为文与阅历”的关联转换为“阅历与谒见”的关联,也就是为文直接与谒见相关。见到翰林学士欧阳修尚且如此让人开眼、令人振奋,如能谒见“才略冠天下”且可与古代周公、召公和方叔、召虎相提并论的韩太尉,其情其意自不待言,而自己至今还未能见到太尉的遗憾也就可想而知了。一句“而辙也未之见焉”,把所有的亲见、亲历归聚为仰贤慕才的渴望。文本探究:3、划分出第二段内容的层次。明确:三个层次,分别为:“辙生十有九年矣……以知天地之广大。/过秦汉之故都……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。/太尉以才略冠天下……而辙也未之见焉。”4、第二段作者为什么"决然舍去"?明确:所游者: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。所见者:不过数百里之间,不足以自广。所读者:百氏之书,古人陈迹,不足以激发其志气。5、作者"决然舍去"的目的是什么?明确:"求天下奇闻壮观,以知天地之厂大。以养其浩然之气。"6、作者"决然舍去"看到了什么?明确:于山:见终南、嵩、华之高。 于水:见黄河之大且深。于地:见秦汉故都、京师卞梁。 于人:见欧阳修。(未见太尉)7、作者叙述这一段生平经历,目的是想说明什么 明确;这是紧承第一段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。文中强调了山川形胜、奇闻壮观的激发和人物交游的影响对作文的重要意义,可以看出,在上文提到的两种途径——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之间,作者更重视外在阅历的作用。这就为后文表达自己求见的意图打下了基础。8、第二段写"太尉以才略冠天下,天下之所恃以无忧,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,入则周公、召公,出则方叔。召虎……"目的是什么?明确:赞颂太尉,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,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;另一方面,也使太尉高兴,对自己有好感,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。第三部分(第3、4段):点明了求见韩琦的目的。③且夫人之学也,不志其大,虽多而何为?辙之来也,于山见终南、嵩、华之高,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,于人见欧阳公,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。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,闻一言以自壮,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。注释:不志其大,虽多而何为:没有立下大志,即使学得多又有什么用。大:浩大。深:深远。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:却还是因为没有见到太尉(感到遗憾)。观:看到。光耀:风采。闻一言以自壮:听到你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。尽:看尽。大观:雄伟景象。译文:况且一个人的学习,如果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,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?苏辙这次来,对于山,看到了终南山、嵩山、华山的高峻;对于水,看到了黄河的深广;对于人,看到了欧阳公;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。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,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激发自己雄心壮志,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。文本解读:第三段:由上文欧阳公,自然引出韩琦。这一段主要是颂扬韩琦。表明欲见之意。“才略冠天下”,才能谋略位居天下第一。“入则周公、召公,出则方叔、召虎”,是说韩琦在内政方面有如周、召二公之贤,在领兵方面就像方叔、召虎那样能干。“不志其大”:志,有志于。这段最后“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,闻一言以自壮,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”,明确求见之意。  ④辙年少,未能通习吏事。向之来,非有取于斗升之禄,偶然得之,非其所乐。然幸得赐归待选,便得优游数年之间,将归益治其文,且学为政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,又幸矣!注释:通习吏事:通晓官吏的业务。向:先前。斗升之禄:微薄的俸禄。赐归待选:朝廷允许回乡等待朝廷的选拔。优游:从容闲暇。益治:更加研究。且学为政:并且学习治理政务。苟:如果。辱教之:屈尊教导我。译文:苏辙年纪很轻,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。先前来京应试,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,偶然得到了它,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。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,等待吏部的选用,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,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,并且学习从政之道。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,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。文本解读:第四段的收束,寥寥数语就清楚地表明了求见韩琦“非有取于斗升之禄”的态度,表示自己今后要努力锤炼自己的文章,并学习为政之道。在明确阐释上文“自壮”含意及目的的同时,又与前文关于为文的论述形成总结性的照应。文本探究:9、最后一段作者"偶然得之,非其所乐",作者所乐的是什么?明确:所乐的是"使得优游数年之间,将以益治其文,且学为政"。10、读文章第三、四两段,归纳出作者所表达的求见韩太尉的目的是什么。明确:是为了能够“尽天下之大观”,达到养气的最高境界,从而“益治其文,且学为政”。11、这是一篇干谒文章,而作者却在文中说:“向之来,非有取于斗升之禄。偶然得之,非其所乐。”他这样说,是否说明他这个人口是心非,非常虚伪?明确:教师首先补充,苏辙此时已经进士及第,取得了做官的资格,还须参加吏部的考试,考中后才能授官。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,不强求答案的一致,允许学生畅所欲言。但要注意,作者这篇干谒文章与一般的干谒不同,没有这类文章常见的俗套,通篇无一句求仕进之语。这并不能说他就是口是心非,非常虚伪。12、通读全文,讨论:作者认为写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?明确:是“气”,而这种“气”必须通过修养才能得到。也只有通过“养气”,内在充实,发为文辞,才可以达到文章的最高境界。13、提问: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养气?明确:作者提出了孟子和司马迁两个例子,指明了要养气,一要注意内在修养,二要注意外在阅历。14、本文是一封干谒书信,本义也在求见。为什么不径直提出,却从大谈“养气为文”的见解入手?明确:干谒信由于存在功利主义目的,往往会写得干瘪、空泛,甚至庸俗不堪。这封信既要达到求见太尉的目的,又要表现出自己不同流俗,以引起韩琦的重视。但又不能写得非常狂傲,以免引起韩琦的反感。作者苦心经营,精心构思,找到了一个求见太尉的突破口,这就是从对写文章的见解说起:作文必须“养气”;“养气”除读书外,当寻访“天下奇闻壮观”;而得见太尉“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”——这样求见太尉之意就顺理成章地表露出来了。这一层又一层的关系,就像抽丝剥茧,最终达到干谒的目的,避免了直接求见的尴尬。这就是课文评语一中所说的“注意在此,而立言在彼”的写作手法。小结:作者在给韩太尉的信中发表了自己对作文章的看法,以及离开家乡壮游天下的所见,并希望见到韩太尉,得到他的指教。这封信写得汪洋恣肆,才情横溢,不亢不卑,不媚不谗,不愧为大家手笔。本篇课文既是一篇有实用目的的求谒书信,又是一篇极具思想价值的文学论文。全文由论述开始,又在论述中结束,一以贯之,纡徐曲折。开篇提出“养气为文”的观点后,顺势而下,点明“养气”之要在于丰富自身阅历,而同为阅历的见山、见水、见人,又共求一个“大”字。这样,后文的求见自然也就成为“养气”的一个目的所在了,干谒之意的明示当然合情合理。八、拓展解读“文”与“气”关系,把握写作规律。1、除了求见这个实用目的之外,你觉得本文中哪些方面的内容能给你的学习或生活有所启发?明确 :学习上,本文提出了“文者气之所形”“气可以养而致”的观点,明确指出文章是由“气”形成的,强调“养气”对写作的作用,更突出强调了写作者尤其要增广外在阅历,把写作与参加社会实践联系起来,这种唯物主义的看法,应该说是苏辙在文艺思想史上的一大贡献。这对我们正确把握写作的规律很有启发意义。生活上,即便是求见一代名臣,作者始终把最后的目的建立在谈气论文的基础之上,把自己和韩琦的关系严格限定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,胸怀高远,朝气蓬勃,堂堂正正,不卑不亢,让人觉得没有一丝一毫的庸俗感,这对同学们今后步入社会追求上进很有指导意义。2、结合作者的“文”“气”观及有关补充资料,谈谈你自己对“作文”与“养气”关系的看法。提示;“气”,可以看作是人生命力量的源泉。用今天的观点看,它可视为人的气质、修养、精神力量,也可以视为知识、水平的多少和高低。文章的独特意境和风格,是与作者个人的精神气质、个性修养紧密相联的。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,只有不断丰富生活阅历,才会陶冶性情,促发创作灵感和生活激情,这样写出的“文”才会具有自己的个性风格。当然,由于有特定的写作目的,苏辙特别强调了外在阅历的重要。但对同学们而言,养气的另一条途径“内养”也不可轻视。我们在校学习期间,定要多读书,多思考,努力丰富自身的内在修养,今后踏上社会才会有更充足的“底气”。另外,对作者“文不可以学而能”的说法也须全面辨证地看。对我们学生来说,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读书、学习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来写就文章的。只要学习得法,并勤于练习,也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。九、拓展阅读列举另外几篇著名的干谒诗,引导学生阅读、欣赏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盂浩然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。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。闺意献张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,待晓堂前拜舅姑。妆罢低声问夫婿:画眉深浅入时无?酬朱庆余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,自知明艳更沉吟。齐纨未足时人贵,一曲菱歌敌万金。要求学生先通观诗歌大意,把握这几首干谒诗的写作特点。然后比较:这几首干谒诗与苏辙的这篇干谒文章有何异同?十、苏辙名言1、文者,气之所形。然文不可以学而能,气可以养而致。2、戒心之易忘,而骄心之易生。3、君子为国,正其纲纪,治其法度。4、慈孝之心,人皆有之。5、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。6、寒暑不能移,岁月不能败者,惟松柏为然。7、人生在世,不出一番好议论,不留一番好事业,终日饱食暖衣,不所用心,何自别于禽兽。8、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,不自近而能远者。9、遇繁而若一,履险而若夷。10、无以待之,则十百而乱;有以待之,则千万若一

展开更多......

收起↑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